为了实现低碳化发展,我国能源主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鼓励、扶持、引导政策。强力的电价补贴助力我国风电、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双双跃居世界第一,领航全球。
然而,已发展至万亿规模的新能源产业,补贴拖欠的缺口巨大,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测算,截止到2018年底,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已经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,这还不算2019年以后的新增补贴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国家不得不去补贴。
风电开发商多为国字头企业,其发展规模长期按照国家政策、规划进行,且风电行业技术门槛较高,整机商大多为高技术含量制造商,高技术含量也注定了风电行业不可能像光伏那样高速超规划发展。光伏行业民营企业较多,且技术门槛不高,于是在2018年的光伏”531新政“出台之前,光伏行业一直处于野蛮生长阶段。
不同于光伏“531新政”的一刀切,风电的去补贴政策有一段缓冲期。今年5月24日,国家发改委发布《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》,政策规定自2021年1月1日开始,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,国家不再补贴,而之前核准的项目,如能按期完成并网,仍有补贴。而海上风电,政策给予的时间上以及补贴上的缓冲期则更为优越。
风电平价上网的时间表一出,多家研究机构预测,为了最后的补贴,风电将迎来抢装潮。果不其然,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为909万千瓦,相比上一年的794万千瓦,同比增长14.48%。中电联数据显示,1-7月全国风电项目投资额为366亿元,同比增长51.6%,两组数据均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。
作为开发商,面对着越来越低的上网电价,只能抢装,你不抢别人也抢。而制造商如果不扩大产能,只能眼睁睁看着订单被别人拿走,如果扩大产能抓紧时间供货,那等抢装潮过后,剩下的产能怎么消耗?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,走一步算一步,大家现在只能硬着头皮上。
在政策和市场双重刺激下,低迷已久的风机价格一路上涨,甚至出现有价无货的景象。近日,某整机商对能见透露,风机价格最高已经达到4000元/千瓦,而在政策出台前,这一价格普遍低于3000元/千瓦。
据小道消息,当前大型风机叶片最为紧俏,有的整机厂商为了拿到叶片,甚至只能自己费尽周折搞定船舶,从巴西进口叶片原材料巴沙木,提供给叶片厂商加工。
抢装潮,让风电整机商的江湖“待遇”也发生了变化。有的风电投资商,为了尽早拿到风机,今年给整机商的付款节奏发生了巨大变化——预付款情况非常好,设备厂商的现金流突然充沛起来。
风电市场的高速增长让设备厂商的效益有了明显的提升。Wind数据显示,2019年上半年风电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16.97亿元,同比增长33.81%;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.98亿元,同比增长15.79%。其中,在海上风电狂飙的刺激下,江湖排名第三的风电整机厂商明阳智能(601615.SH)上半年实现营收40.15亿元,同比增长57.9%,净利润3.34亿元,同比增长129.3%。
Wood Mackenzie(伍德麦肯兹)电力与可再生能源事业部近期发布最新报告预测,未来十年(2019-2028年)中国风电市场新增并网装机252GW,2019装机并网为27GW,远高于2018年的20.5GW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