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1 月 9 日,由中国风电新闻网、每日风电、风电智库主办的 2024(第四届)“风电领跑者”技术创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。本届论坛汇聚了风电行业的精英翘楚,共同探讨风电技术的创新与发展。在备受瞩目的奖项评选中,中车株洲所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,一举斩获“最佳陆上机组奖”和“最佳海上机组奖”两项大奖。 源自高铁,值得信赖。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发的 WT6250D195 高原型机组荣获“最佳陆上机组奖”。该机组是中车株洲所为超高海拔地域量身定制的旗舰产品,功率等级高达 6.25MW,风轮直径达 195 米,适用于海拔 5200 米及以下的超高海拔区域,是目前世界上投产的最高海拔、最大功率、最大叶轮直径风电机组。在超高海拔地域,空气密度低、气压低、辐射强、雷暴频次高、昼夜温差大等极端环境给风电机组的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。中车株洲所通过深入研究,攻克了超高海拔下发电量、失速、散热、绝缘、老化等核心问题,提升了风电机组在复杂环境下的运行性能及可靠性。 创新不止,挑战不设限。作为国家标准《高海拔型风力发电机组》的主持编制单位,中车株洲所持续开展高海拔及超高海拔风电技术研究,打造了多个成功典型示范项目,目前全球最高海拔风电项目——西藏八宿 10 万千瓦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便采用中车株洲所风电 20 台 5MWD195H110高海拔机组,机组轮毂中心高度 110 米,叶轮直径 195 米,叶片最大扫风面积超过 3 万平方米,相当于 4 个多标准足球场的面积。在满发风速下,单台机组每转动一圈可发电 9.5 千瓦时,每年可新增清洁电力 2.23 亿千瓦时以上,可节约标准煤约 7.31 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18.28 万吨,满足约 23 万人全年的生活用电需求,有效改善了西藏人民群众冬季供暖和电力安全,成为藏东南清洁能源基地首个风电项目,也为雪域高原增添了醒目的绿色能源新地标。 逐梦深蓝,向海图强。中车株洲所与中车启航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“启航号”20MW 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荣获“最佳海上机组奖”。“启航号”作为全球最大功率等级的漂浮式风电机组,采用了 ILA 耦合设计技术,应用了漂浮平台稳定性控制等先进控制策略,提升了机组的发电量、可靠性和安全性。通过柔性可调功率模块化设计,实现了功率等级 16-20MW 的全覆盖,有效降低了整机成本,提升了产品竞争力。“启航号”适用多种平台基础类型,突破了传统风电机组的地域限制,为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。 智能引领“双碳”时代新浪潮。在技术优势方面,“启航号”实现了漂浮式风电机组从整机研发、运行发电、机组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。智能化研发通过多系统动态响应仿真,提升了机组发电性能,保证了整机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。智能化控制采用创新性控制技术,确保机组运行平稳、摆幅小。智能化运维则使用无人机巡检、实时工业听诊系统和可视化交互平台,提高了运维效率。模块化设计是“启航号”的另一大亮点。整机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功率等级 16-20MW、风轮直径 260-280 米、塔架高度 132-152 米的灵活配置。功能模块化设计涵盖了并网、高压电气、监控、抗台、高低温、黑启动等多个模块。平台模块化设计使机组适用于三立柱、四立柱、固定桩式等多种平台基础,拓展了海上风电的应用场景。 长久以来,中车株洲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,服务国家战略,深耕交通和能源领域,积淀了“算法、器件、材料”三大内核技术,打造了轨道交通、清洁能源、汽车与工业三大产业集群,是我国装备制造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的重要力量。 此次荣获“风电领跑者”两项大奖,不仅是对中车株洲所技术创新实力的肯定,也是对其在风电领域持续深耕的鼓励。未来,中车株洲所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风电技术的不断创新,为我国风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中车力量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