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台台转运物料的货车抵达鄂尔多斯基地,卸货后,刘兆丽和库管员们一同对照着项目配置表,分拣并仔细一一核查物料,“每天要完成 4 台机舱的配套物料分拣,这压力可不小。” 刘兆丽是第一批抵达风电事业部蒙西整机工厂的同事之一,也是其中唯一的女员工。2 月 10 日,报纸、电视、网络,所有的信息载体关于新冠病毒疫情的报道扑面而来,凌晨两点,家住株洲的刘兆丽和家人们短暂告别,和 7 位同事们戴好防护用品,一同乘坐经西安转机飞往鄂尔多斯的航班。 “在风电事业部工作这么久,今年公司面临交付压力,我们必须顶上去,来鄂尔多斯,我义不容辞。” 从 2010 年加入风电事业部, 刘兆丽在库房班一干就是十年,期间,她因出色的工作表现被评为风电事业部岗位技能标兵,还获得了中国中车“巾帼标兵”荣誉称号。 事实上,这并非刘兆丽第一次来到蒙西整机工厂,去年 6 月,刘兆丽首次来到鄂尔多斯支援生产。“初来乍到”的她,遇到的困难比想象中的多得多。面对 600 余种生产物料,19 个在制成品机舱项目,如何准确无误地分拣物料?好在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她,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。她把同一个工序物料制作成一张标准作业卡,方便分拣作业,同时,将所有物料全面去包装化,单台定点配送,一张图片,一张清单,清晰直观的对应项目所需物料信息。 今年再次支援鄂尔多斯,一切就变得轻车熟路了。在蒙西整机工厂,“一枝独秀”的她,挑起了带 9 个新员工的重担,面对生产任务重、项目时间紧、新员工操作不熟练等难题,她手把手教学,并结合员工的性格特点,分配不同的工作岗位,达到“事半功倍”的效果。 在刘兆丽的细心带领下,现在的库房班,已经是首屈一指的提质增效精英团队——张思琪做事麻利,并且耐得烦,霸得蛮,放到常需沟通的点收岗位;肖志伟肯帮忙、爱收拾和分拣岗位完美搭配;徐海春细心、爱动脑,提出许多物流改善的“小创意”,成为了一名安全又负责的物流员……库房班从 3 月份的配套量为 30 余台,到如今 6 月份的 69 台,短短 3 个月的时间,库房班的面貌焕然一新。 在蒙西,尽管工作再忙,刘兆丽每天也会坚持运动,从开始运动起,已经成功瘦身 10 公斤。“这边厂房比较偏僻,附近也没有什么娱乐场所,就连路边摊都没有,我的爱好就是在工业园里夜跑,在健身房里撸铁。”作为工会小组长的她,竭尽全力地改善着员工们的业余生活,与时代新材蒙西工厂合力开展“食神争霸”厨艺大赛、篮球赛等活动;建设“职工小家”,新进 100 余本书纳入阅览室,开设健身房、瑜伽室,颇获员工好评。 晚上 10 点多,结束了一天疲惫的工作,和同事们一同回到宿舍, 刘兆丽打开手机与她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视频通话。“妈妈,你的出差票用完了吗?到底什么时候用完才可以回来啊?”“出差票”是她和孩子之间的小秘密。窗外,一轮明月高悬,月光皎洁明亮,结束视频通话后,刘兆丽很快就入睡了,迎接她的,又将是全新的一天。
|